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迁飞性害虫白背飞虱传播的恶性病毒病,发生区域水稻损失风险在20%以上。会议分析认为,受越冬毒源增加、传毒介质增多、耕作制度复杂等因素影响,2012年病害发生程度将重于上年,预计全年发生面积近2000万亩。
会议提出,2012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目标是力争将病害危害面积控制在1000万亩以内,发生区域总体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有效遏制病害在西南和江南北部、长江中下游、江淮稻区大面积流行,努力保障水稻生产安全。
围绕这一目标,会议明确要求在防控策略上,坚持前移关口,立足预防控制,完善联防联控,强化行政推动,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户到田。各级农业植保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分区负责、联防联控”的原则,全面加强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要采取统一标准和方法,系统开展白背飞虱及其带毒率大区联合监测,确保不因监测预警不到位,导致病害大面积流行蔓延;要在推行集中育秧、覆盖防虫网,调整水稻播期、合理“籼改粳”等综合防控措施的同时,继续牢牢抓住水稻秧苗期这一关键时期,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努力提高防控效果、效率和效益,确保不因防控措施不到位,导致病害大面积爆发成灾;要继续坚持和完善专家分区指导、区域治理机制,强化病害防控的科技支撑。
2011年,农业植保部门组织开展的联防联控行动,有效控制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危害。初步统计,全年病害发生面积控制在400万亩以内,比2010年减少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