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一:广阔的3000亿元市场
在“双碳”背景下,中国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这已是共识。
9月6日,2021全球绿色经济财富论坛启幕,联合国原副秘书长、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名誉会长、论坛主席沙祖康在致辞中指出,“碳中和”对中国而言,尽管存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诸多挑战,但这些领域也蕴含很多新机遇,将释放更多经济增长新动能。
在9月5日举行的2021中国碳中和经济发展论坛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张少刚表示,全国碳交易市场将是一片广阔的蓝海。
张少刚认为,“双碳”目标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中面临的一场大考。从发展现状看,中国第二产业占比偏高,工业、能源、建筑、交通四大领域的碳排放量约占国内碳排放总量的九成,生产生活体系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压力很大。但他同时表示,从发展前景看,2060年实现碳中和需要约136万亿元投资,除政府出资外,还需引入大量社会资本,更多地依靠市场来发挥作用。全国碳交易市场规模预计将达3000亿元,无疑是一片广阔的蓝海。
“企业是温室气体的排放者,也是气候友好型解决方案的创新者和提供者,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大有可为。”张少刚建议,从顶层设计上坚定低碳发展战略信心,加强基础研究,推动碳中和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链协调并进,形成促进低碳转型发展的合力。
关键词二:任务艰巨的30年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要实现“双碳”的任务无疑非常艰巨。
在服贸会期间举行的2021全球绿色经济财富论坛开幕式上,工信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主旨演讲中指出,2019年中国生产和消费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达100亿吨,占全球总量的30%。“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碳减排形势严峻、任务艰巨。”李毅中认为,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时间,少于发达国家40~50年的周期,难度加大。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介绍说,西方国家用200年实现碳达峰,中国2030年就要实现这一目标,时间非常紧迫。另外,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美国从2007年到2050年间隔43年,欧盟间隔71年,而中国只有30年。
刘燕华分析认为,中国碳排放总量大,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排放量还在逐渐增加。“有句话叫船小好调头,但这么大的总量要调头,要经过艰苦努力,需要巨大的动能才能实现。”刘燕华说。此外,当前许多位于产业链低端、资源型高耗能的产业还占优势,在工业发展的爬坡阶段进行转型,无异于脱胎换骨。
在2021中国碳中和经济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也指出,我国实现“双碳”面临巨大挑战。“一是我国的高碳能源结构。2019年主要国家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占比50%~85%,我国约为85%。二是我国的高碳产业结构。水泥、钢铁、石化等高耗能工业,在产业中占的比例还较高。”贺克斌说。
同时,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仍在推进之中,减碳难以轻松实现。“我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时间短、任务重,挑战非常大。”贺克斌直言。
关键词三:“五碳并举”攻克难关
面对实现“双碳”任务的艰巨挑战,业内人士建言,可采取多种措施来攻克难关。
贺克斌提出了“五碳并举”模式。一是资源增效减碳。在同样的经济目标下,将能源需求降到最低。当前消费水平下,能耗每降1%,可减排1亿多吨二氧化碳。二是能源结构降碳,大幅提升非化石能源比例。三是地质空间存碳,通过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来解决一部分二氧化碳。四是生态系统固碳。通过各种手段,增强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五是市场机制融碳。通过市场机制推动各类技术更合理有效地应用。
李毅中表示,碳减排的目标主要在于控制和改进生产消费活动,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减少使用化石能源。
刘燕华认为,首先要改变发展理念,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来实现“双碳”目标;其次要进行结构调整,重点是提高效率,特别是要考虑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控制;再次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向价值链高端转移。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2021绿色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上指出,固体废物利用潜力巨大,可形成多个产业链。一些国家已通过“无废城市”的运行方式减少了碳排放。如瑞典利用循环系统使垃圾利用率达到99%,每4吨垃圾再利用后,能提供相当于1吨石油产生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