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并叠加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尤其是进入二季度之后,超预期因素严重冲击,4月份经济运行主要指标深度下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一揽子稳经济大盘政策指导下,在全行业各企业的积极应对和艰苦努力下,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下半年,全行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7月28日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下面,围绕下半年行业的重点工作,我谈3点意见。
(一)百年变局下今年上半年行业经济运行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从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开始,世界经济就处在一种不祥之兆的浓重阴影之中。进入2022年,新冠疫情在全球非但没有缓解,而且还在不断变异之中,病毒传播的风险正在进一步加大。又加之乌克兰危机暴发,西方全力制裁措施的加剧,使全球政治经济正在形成一个大对抗、大分裂、大重构的新变局,现在全球经济正处于一种多种矛盾交织、多种困局叠加、多种下行压力持续的严峻态势。全球经济大衰退、金融市场大动荡、许多国家大通胀成为今年全球经济的新特点。在这种全球背景下,今年我国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也出现了许多不同以往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一是能源和资源产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全球通胀溢出效应明显加剧。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同时,地缘政治变化又加剧了全球能源和资源供应格局的深度调整,能源价格水平高位运行。今年以来,美欧等发达国家出现40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欧盟统计局公布的6月欧元区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8.6%,是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新高,其中能源价格同比上涨41.9%;美国6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9.1%,再创40年来新高。欧元区、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发达经济体纷纷通过加息以应对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同时,本轮全球通胀也蔓延到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受综合因素影响,原油、天然气等大宗能源商品国际市场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国际原油现货平均价格超过100美元/桶,同比增长50%以上,海关总署发布的中国LNG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8.69%。油气价格持续高位,煤炭、磷矿石、硫黄、钾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今年前5个月营业成本同比上涨超过20%,我们正面临着持续增加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二是疫情多点散发频发给全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病毒变异和传播速度加快,防控难度不断增大,防控形势复杂严峻,疫情多点散发频发给经济运行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带来更多不确定性。石油和化工企业产业链、供应链较长,生产装置连续化生产要求较高,因此受疫情影响面较广较大。从人员配备到仓储物流,从原材料购进到产成品销售,无论是运转周期还是安全环保,都给企业经营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企业资金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一方面,企业从原材料供应商和产成品采购商以及仓储物流服务商中,要选择能够稳定供应和有效供应的企业,面对随时发生的疫情风险,还要有随时转换的选择空间。另一方面,企业要有充足的生产计划、人员以及资金准备,在疫情发生期间或关键岗位出现风险的同时,有应对能力和应变计划。随着疫情不断反复,这种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靠的能力显得更加具有竞争力。
三是外贸下行风险加剧,当前稳住外贸基本盘的任务依然艰巨。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实现了稳步增长,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9.8万亿元,同比增长9.4%。当前外贸发展仍然面临较大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保住外贸基本盘任务依然艰巨。7月2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又将2022年和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3.2%和2.9%,这是IMF继4月份下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之后的再次下调。报告预测世界经济增速将由去年的6.1%放缓至今年的3.2%,比4月预测低0.4个百分点;预计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为2.9%,比4月预测低0.7个百分点。IMF认为,全球范围内尤其是美国和欧洲主要经济体高于预期的通货膨胀引发金融环境收紧,乌克兰危机的负面溢出效应进一步冲击世界经济。IMF指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多重下行风险,如果这些风险成为现实,通胀将会进一步上升,世界经济增速在2022年和2023年将分别下降至2.6%和2.0%。虽然我们行业上半年进出口贸易形势不错,1~6月全行业进出口总额5157.2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增速较1~5月加快0.6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6.7%。其中,出口总额1716.3亿美元,增幅24.6%;进口总额3440.8亿美元,增长30.7%;贸易逆差1724.5亿美元,扩大37.4%,但下半年全球经济下行对我们行业外贸的风险冲击不容小视。所以,下半年推动外贸保稳提质仍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四是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是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们行业也遇到消费收缩的问题,与2019年相比近两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有明显下降,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432亿元,同比下降0.7%。从全行业看,1~6月油气表观消费量下降1.4%,基础化学原料和合成材料表观消费量也分别下降0.3%和6.7%。房地产、汽车、纺织、建材、轻工等石油和化工行业产业链下游行业增长放缓,对全行业消费需求支撑作用减弱。因此,当前开拓市场、扩大有效需求仍然是摆在全行业经济运行面前的首要任务。格林斯潘老先生有句名言:“当台风来临的时候,连猪都能腾飞。只有当退潮的时候,我们才能看清楚谁没有穿裤头。”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在艰难的时刻,才是考验我们应对能力、管理水平和发展韧性的关键时刻。今年下半年的经济运行,也许是真正考验我们抵御风险能力、战胜困难能力和高质量发展能力的一次大考。
(二)夯实“稳”的基础是当下行业经济运行最紧迫的任务
面对今年下半年稳增长的发展任务,全行业必须要清醒、准确、全面地认识当前的形势,既要看到目前超预期困难是经济运行的短期冲击,更要对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充满信心,要牢牢抓住发展窗口期,补足短板,强化弱项,夯实“稳”的基础,为“进”创造良好的条件。当前,在夯实“稳”的基础方面,全行业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
一是要建立健全稳定、可靠和具有韧性的企业供应链。在当前疫情冲击依然持续、全球经济动荡下行加剧的严峻形势下,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供应链的建设,因为供应链是产业链的第一链条,供应链的稳定是企业生产稳定的基本前提。在全球疫情冲击和乌克兰危机等因素影响下,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性和瓶颈制约就更加凸显出来。当前,供应链瓶颈突出表现在三大领域:第一是原材料领域,全球大宗原材料如原油、天然气、煤炭、木材、矿产等供给短缺、价格急剧上涨,企业寻求更多供应来源的需求更为迫切;第二是制造业中的半成品生产领域,如计算机芯片、汽车发动机、精细化工中间体等价格也大幅上涨,迫使一部分企业暂停生产或减量生产;第三是货物运输领域,亚洲和北美之间的贸易成本飙升,运输时间延长,海运、陆路和航空运输成本也都在大幅上升。供应链瓶颈不仅对正常生产运营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也是催生全球通胀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行业的所有企业都要把供应链的建设和完善摆在稳增长工作的第一位,多措并举,建立安全、稳定、可靠的供应链。
二是要建立和提升高效运转的企业资金链。大家都知道,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经济下行期,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资金链的管理,特别是现金流的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决定企业兴衰存亡的是现金流,最能反映企业本质的也是现金流,在众多评价指标中对现金流的评价更是具有权威性。一个企业有再多的资产、再高的技术、再好的产品,如果没有现金流,也必死无疑。所以,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在这场历时3年的疫情冲击中,我们行业不少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就死在资金链的断裂中。有的企业是因现金流短缺窒息而死,有的企业是让无力偿还的利息逼死,有的企业是让应收账款压死,有的企业是让债务拖死。还有些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虽然不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但资金管理的效率实在太低,工作中的问题实在太多。在当前形势下,在资金链特别是现金流的高效管理上,要重点抓好3个环节的工作:
首先,要保持手头有充裕的现金流。“流动的钱才能生出更多的钱。”企业手头可供随时支配的货币和活期存款能否为正常生产经营提供足够的现金,是企业生死攸关的大事。只有高效充裕的现金管理,才能保证企业持续盈利和不断增强竞争力。因为,任何交易只有在收到现金时才算圆满完成。否则,就会紧缩企业的变现能力和盈利能力,甚至使企业资不抵债而破产。
其次,要严格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的形势下,不少企业的应收账款和产成品资金大幅增加,资金管理的效率大幅递减。据统计显示,今年1~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3.6%,产成品存货资金同比增长18.9%,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53.7天,同比增加2.4天。应收账款是一种资产,但一旦不良应收账款过大,则可能变成不良资产。如果大量应收账款不能回笼,企业就会陷入“账面利润多多、账户资金空空”的窘境,企业就可能被大量的呆账和死账拖垮。因此,在资金管理中,企业应加大对不同类型货款的催收力度,尽最大努力减少应收账款的不合理占用,减少亏损,保证资金安全。
再次,要提高资金管理效率。流动资金的效率在于资金流动的速度。马克思在资本循环理论中强调,流动资金只有完成一次从货币资金到生产资金,再从生产资金到货币资金的完整循环,才会产生一次利润。马克思把从生产资金到货币资金兑现的过程,称之为“惊险的一跳”,这一跳完成,才能完成一次利润的实现。但现在我们不少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一年流动资金周转的次数仅仅3次左右,这样的资金效率是很难有竞争力的,也是很难做到高质量发展的。所以,下半年全行业的资金管理必须要加强,资金效率必须要提高,否则,稳增长就是一句空话。
三是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稳增长的根本目标在于稳市场,而稳住市场并扩大市场的能力在于提供市场需求的产品。现在不少企业的供给和需求脱节,市场有需求的产品企业生产不出来,企业生产的产品市场又没有需求,因此加快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市场需求或者短缺的产品,这是稳增长的重要基础。最近,我到浙江巨化公司调研时了解到,在近年来宏观市场大幅下行的压力下,巨化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大幅增长甚至成倍增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司的产业结构调整主动向高端迈进,向差异化发展,把一个生产化肥的煤化工企业调整为氟化工新材料、电子化学品和数字化转型的先进企业。实践告诉我们,能够在产品结构调整中,拿出市场需求的“第一”或者“唯一”产品的企业,肯定是有竞争力的企业。“你会的我也会,你不会的我也不会”的企业注定是要被淘汰的。提升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这是企业开拓市场夯实“稳”的基础最重要的前提和动力。
四是要全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的水平。今年以来,我们行业连续发生了多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社会上也十分关注。尽管当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重重,下半年全行业生产经营任务很重,但是本质安全必须时刻紧抓不放。作为石油和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始终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头等大事,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与此同时,安全生产还是我们石油化工企业的优势领域,安全环保产业是我们石油化工行业需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的问题。我们行业始终面对着安全环保的重大挑战。目前,中国的环保法律法规是历史上最严格的。我们有着迫切的本质安全环保发展需求,有着严格的法律法规,这其实也是一个巨大的有潜力的市场。我们应该将安全环保压力看作是一种发展的动力,通过不断创新,去解决安全环保问题,给社会、给企业、更是给我们自己一系列的解决方案。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行业有着从根本上解决安全环保问题的技术能力,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可以在安全环保领域成为中国工业的领先样板和榜样。
(三)提升“进”的优势是行业经济运行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全力夯实“稳”的基础,目的就是要实现“进”的目标。全行业只有实现稳中有进,才能开创面向未来的新局面。提升“进”的优势,就是提升我们行业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不仅对“稳”充满信心,而且对“进”也充满激情。根据我们行业的实际情况,在提升“进”的优势中,必须要紧紧抓住今冬明春行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当前,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要紧紧抓住全球能源和化肥短缺的重大市场机遇。俄罗斯是欧洲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国,2021年欧洲从俄罗斯进口了1670亿立方米天然气,占欧洲天然气进口总量的60%。欧洲约30%的硬煤来自俄罗斯。乌克兰危机暴发后,欧洲天然气和煤炭供给将出现严重短缺。今年冬季整个欧洲不仅面临天然气严重短缺的局面,煤炭供给也可能出现700万吨左右的缺口。欧洲各国惊呼:他们将会度过一个历史上最寒冷的冬天。同时俄罗斯、乌克兰又是化肥出口大国,特别是俄罗斯,目前俄罗斯化肥年产量超5000万吨,是全球化肥出口第二大国,钾肥出口量更是占全球总量的20%。乌克兰危机暴发后,全球化肥供应也出现了十分紧张的状况。世界化肥市场出现了“价格剧涨、供给短缺”的混乱局面。据欧盟的一份统计资料,自乌克兰危机暴发以来,欧洲化肥价格同比激增151%,农产品及食品价格涨幅或将超过40%。面对这种市场短缺机遇,我们能否发挥我国的产能优势,作一些政策调整,在能源和化肥供给上做一些“雪中送炭”的好事,做一些“合作共赢”的大事,做一些有利于我们外交的“精明事”。这种机遇,我们应该抓住,并且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二是要紧紧抓住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大力支持的汽车、电子信息、重大装备和新基建项目的重大配套机遇。为了稳住我国经济的基本盘,加大基本建设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今年6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增加了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并建立了重点项目清单对接机制。在宏观经济支持的汽车、电子信息、重大装备和新基建项目投资建设中,给我们石油和化学工业带来了巨大的配套发展机遇。最近,联合会产业部对今年以来的行业重大投资项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据统计,目前已经开工建设的重大石油和化工项目380多个,总投资达1.9万亿元。在这些重大投资项目中,确定有一批有技术、有后劲、有质量的高水平项目。如在深海采油“981”平台之后,我国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在海南莺歌海海域完成海底安装,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又迈出了关键一步;又如今年位于重庆页岩气田焦页147-2HF井顺利完钻,井深首次突破7000米,水平段长2591米,标志着我国页岩气在复杂区块深井优快钻井技术又积累了丰富经验;又比如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同陕西延长合作建设的我国规模最大的年产50万吨煤基乙醇项目在陕西榆林建成中交;中国化学工程在山东淄博建设的天辰齐翔年产100万吨尼龙新材料项目正式投产,这是首个采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己二腈专利技术,这既是一个补短板技术,又是一个破垄断技术。我们非常希望这一批重大基本建设配套工程中,能够创造更多的“支持别人、发展自己”的高端化、差异化、补短板、填空白的原创性技术项目,展现出技术创新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的重大作用。
三是要紧紧抓住国内市场消费升级的重大创新机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离终端市场太远,这是一个重大的结构性缺陷。在“十三五”规划编制时,我同几位跨国公司的CEO座谈,听取他们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编制的意见。当时,陶氏化学的CEO利伟诚先生就对我讲:“在跨国公司的眼中,中国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就是一个原材料工业,你们离终端市场太远,只会搞大宗基本化工原料。其实,终端市场化学品技术水平不低,经济效益不差。建议从‘十三五’开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要大胆拥抱终端市场。”这句话一直在提醒着我,要加大、加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产业结构向终端市场的延伸。在终端化学品消费市场的开发上,我们有一些进展,也有一些成果,但还远远不够。我到日本化学工业考察,三井公司的董事长告诉我,日本的化学工业是舒适化学,他们要让日本国民每天都能感受到化学工业给他们创造的舒适生活。舒适的服装面料、专用可降解的塑料包装、健康的营养保健品、高效的食品添加剂、优质的医药产品、高档的美容化妆产品、安全的美发染发产品,还有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银发化学品”,如特色眼镜、看书放大镜、护理尿不湿、老年指甲剪等等……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相比之下,我们的差距太大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将会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有预测显示,服务型消费占比到2025年有望达到52%,到2030年有望达到55%~60%。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将是中国和化学工业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重大空间。
四是要紧紧抓住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新格局的重大重构机遇。随着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建立,中国企业的视野也会放眼世界,随着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甚至出现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一大批企业将会倒闭破产,这种新形势正是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的大好机遇。在我们行业中,已经有不少成功的并购重组的案例,如中化集团对先正达的并购重组、烟台万华对匈牙利BC公司的并购重组都是成功的案例。在我们行业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习惯于采取“绿地投资”的方式,而不习惯于兼并重组的方式,其实兼并重组方式正是我们需要学会并要加强使用的一种方式。兼并重组不仅是在市场机制条件下,扩大市场份额、整合资源的有力捷径,而且也是推动企业进行战略调整、改革内部结构制度的重要手段。未来亚太地区将会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必将也是兼并重组的活跃区域。在未来的大重组、大重构中,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将是一支有活力、有实力、有未来的生力军,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的有利时机,推动一批有质量、有规模、有水平的兼并重组案例,更好更快地推动全行业“稳中求进”的高质量发展。
五是要紧紧抓住培育“令客户感动”服务的市场竞争新优势。有人讲,在这个世界上能够打动人心的,只有人心。为用户提供“令人感动的服务”,必须要用心。工业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下游产业和配套行业提供优质工业产品,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品质是我们工业企业的拿手绝活。但要实现全行业高质量发展,就应该培育我们为用户、为市场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必将成为今后市场竞争的一个焦点。随着工业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提升,石化企业的发展趋势一定是不断贴近终端市场,除了提供优质产品外,还必须为用户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在提供生产服务的同时,提供一揽子的用户服务,把服务的工作做到极致,提供“令人感动”的服务,生产企业能做到这一点十分不易,但这是未来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新内容和重要新优势,我们必须要同用户成为一家人,让用户成为忠诚信赖我们的“铁杆”追随者。
今年是我们行业发展中受到超预期困难以及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影响较大的一年。面对今年全年稳增长目标任务,我们既要有时间的紧迫感,又要有坚定的信心,牢牢抓住下半年发展的重大机遇,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企业生产经营,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全力交出一份行业经济运行逆势而上的奋斗答卷,全力为宏观经济实现最好结果作出我们行业的最大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